1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同城附近200元学生,大学生空降平台,100元5小时上门服务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市动态
【县区动态】新罗区红色研学呈现“五个一”格局
2025-04-0211:03:48来源:新罗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作者:

龙岩市新罗区作为闽西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域,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记忆。近年来,新罗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确立“红土铸魂,匠心育人”的工作主基调,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精心打造红色研学品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个一”格局,即“一行”“一馆”“一厂”“一?!薄耙辉骸?。这一格局不仅展现了新罗区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课堂。

图片
图片



“一行”——闽西工农银行:红色金融的摇篮



1930年,闽西工农银行在龙岩成立,闽西工农银行是中央苏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一脉相承,在打破经济封锁、调配金融资源、稳定苏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被誉为“共和国金融摇篮”。先后被列为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罗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与国企雁翔集团通力合作,在闽西工农银行旧址分别陈列了《共和国金融的摇篮-闽西工农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从这里走来》《红色金融先驱》3个主题展览。2021-2024年,展馆累计接待各类研学、参观人数约5万多人。

1745394026696811.jpg

闽西工农银行旧址







“一馆”——后田暴动纪念馆:打响福建农民武装斗争第一枪



1928年3月发生的后田暴动,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革命的第一枪,标志着闽西土地革命的开端,在福建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后田暴动纪念馆以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和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后田暴动的历史背景、斗争过程及其深远影响。近年来,新罗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会同龙岩博物馆积极推动后田暴动纪念馆的升级改造,创办极具历史感、实操性的“后田院子”,进一步挖掘历史内涵,创新展陈形式,增强教育功能,努力将其打造成闽西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现被评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龙岩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年来,后田红色旧址群累计接待研学、参观人数20万多人。

1745394130110376.jpg


1745394154515569.png


后田暴动纪念馆旧址







“一厂”——山塘红色兵工厂:革命军工的摇篮



山塘兵工厂位于新罗区江山镇,始建于1927年9月,是中央苏区第一个红色兵工厂,原为廖氏宗祠“务本堂”。新罗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高度重视山塘兵工厂的?;び胄ぷ?,在省委党史方志办的大力支持、精心指导下,除了深入挖掘历史资料、修复遗址、举办专题展览等方式,还增设“闽西红色军工创建与发展主题馆”“枪械体验馆”、“炮文化主题公园”等沉浸式教学点。如今山塘兵工厂已成为红色研学的重要站点,也是弘扬革命军工精神的重要窗口。2017年、2022年先后入选市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九批文保单位。作为红色美丽村庄示范点,近3年来,累计吸引15万余人次参观学习。

1745394194605096.jpg

山塘兵工厂旧址







“一?!薄蟪睾炀#号嘌锩歉傻囊±?/span>



1929年12月初,红四军随营学校设于龙岩新罗大池,并在此改为红军学校。这是红四军由军地双方共同举办、有着地方固定场所、使用“红军学?!泵啤⑽嘏嘌抡稳瞬诺难???辖跹锹ァ⒖薪踔业仍投劣诤炀?,这里也被誉为“将帅摇篮”。新罗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主动介入,为依托仰高楼的中厅及厢房打造的“中央苏区红军学校纪念馆”专题陈列展提供指导并撰写文案。红军学校旧址于2020年11月被列为福建省第十批文保单位;2021年12月被评为龙岩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1月被团省委评为红领巾校外体验示范基地。近3年来,红军学校累计接待研学人数1.8万人。

1745394235843950.jpg

大池红军学校旧址







“一院”——美山红军医院:守护革命战士的生命线



美山红军医院始建于1929年8月,正值闽西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之际,主要任务是为100多位红军伤病员提供医疗救治,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成为当时革命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罗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在当地乡贤的配合下,深入挖掘美山红军医院的历史资料,同时联合苏坂镇党委完善配套设施,使其成为集参观、教育、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文化基地。2024年8月1日,举行以“红土礼赞”为主题的美山红军医院旧址开展仪式,并在苏坂卫生院设立“红军医院”门诊,传承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1745394270702931.jpg

美山红军医院旧址




图片
图片

新罗区的“五个一”红色研学格局,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承。未来,新罗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创新红色研学形式,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教育等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图片
图片


来源:新罗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
审校:蓝松英  谢维佳
审核:吴升辉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