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0月,为了解土地革命斗争后农村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在罗坊会议期间,毛泽东从兴国县出来参加红军的农民中找了8人,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
毛泽东之所以选择兴国作调查研究,是因为他对兴国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1929年4月,毛泽东曾亲自帮助兴国县土地革命委员会制定颁布《兴国土地法》,还亲自主持举办过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此外,兴国县永丰区位于兴国、赣县、万安三县的交界,毛泽东认为,该地区是赣南土地斗争情况的一个缩影,赣县、万安二县与兴国情况相似,明白了这一区的情况,整个赣南土地斗争的情况便可基本掌握。
在调查中,毛泽东首先提出若干个问题的调查纲目,向调查会的人逐一发问。同时和到会人一起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归纳起来,提出某一问题的结论或解决办法,再征求到会人的意见,大家同意了就把结论定下来。通过调查8户农民家庭的详细情况,毛泽东收集了大量关于土地革命中老百姓生活、生产、土地斗争的第一手资料。这次调查使毛泽东对中农问题的认识更清楚了,对贫农与雇农之间的差别有了具体的了解。
1931年1月,毛泽东在宁都将调查材料整理成《兴国调查》一文。文中指出:中农、贫农、雇农都是土地革命的受益者,对中农来说政治权利的获得是其最大收获,那种认为平分土地要损及中农利益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贫农得到了土地,免除了债务,取得了政权,成了农村政权的主干和指导阶级。雇农在田地的取得和婚姻问题的解决方面获得重要利益,但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在政治参与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调查报告前言中,毛泽东再次强调调查的重要性:“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需?!?/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