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军七大后,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到闽西休养并指导地方工作。1929年7月9日,代表红四军前委出席并指导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毛泽东和蔡协民、江华等人来到上杭蛟洋。
在中共闽西一大召开前夕,各地代表陆续来到了蛟洋文昌阁,毛泽东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在交谈中,毛泽东发现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没有深入了解本地区的革命形势、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和根据地建设的具体情况。为了开好这次大会,毛泽东向中共闽西临时特委书记邓子恢提议,原计划7月11日开幕的大会推迟召开,让代表们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做好调查工作。邓子恢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随后,代表们分赴各地,认真调查当地的政治、党务、土地、物价、洋货入侵、工农业破产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毛泽东等人也和代表们一起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召开区乡干部座谈会、代表座谈会、与农民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农村阶级力量、经济情况、群众耕作生活等。
7月20日大会开幕后,毛泽东又参加相关决议案的讨论,并进行具体指导。会上,毛泽东根据此次调查研究和此前考察的情况,从六个方面阐述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巩固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三个基本方针。通过讨论,大会通过了邓子恢等执笔起草、毛泽东修改审定的《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及关于苏维埃政权、土地问题、妇女问题等多项决议案。这些决议案,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于指导闽西党的建设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闽西一大后,闽西各地的土地革命运动便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
正是有了会前的调查和会上毛泽东的指导,中共闽西一大尤其是会议通过的《政治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成为中共历史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典范。同时,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科学总结了闽西革命斗争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后来召开古田会议,确立建党建军原则提供了鲜活经验。